前不久落幕的第55届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览会(以下简称“巴黎航展”)吸引了来自48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400家参展商,从引人注目的新订单、亮点纷呈的新技术、来自东方的新面孔到一如既往的飞行表演等展会活动,在随处可见的热闹场景背后,各方得以一窥全球航空航天领域未来发展的新动向。
新订单·供应链问题待解
与往届巴黎航展一样,坐拥“主场”优势的欧洲飞机制造商空客公司在展会伊始便接连斩获新订单,现场宣布了超260架飞机的订单及意向书。仅在巴黎航展开幕第一天,空客公司就达成了132架飞机的订单,机型涵盖空客A350-1000、 空客A320neo、 空客A321neo、 空客A321XLR、空客A220-100、空客A220-300以及空客全货机A350F。值得注意的是,成立近百年的波兰载旗航空公司——波兰航空——第一次宣布订购空客飞机。其确认订购了20架空客A220-100和20架空客A220-300飞机。
英国航空发动机制造商罗尔斯·罗伊斯公司(以下简称“罗罗”)也在巴黎航展上收获诸多重要客户的新订单。其中,利雅得航空确认订购50台遄达XWB-97发动机,为其25架空客A350-1000客机提供动力。同时,双方还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为这些发动机提供罗罗全面的TotalCare服务,以保障发动机的健康与维护。同时,AviLease飞机租赁公司已确认订购20台遄达XWB-97发动机,为其10架空客A350F全货机提供动力。这将是首批在沙特阿拉伯服役的由罗罗发动机提供动力的全货机。此外,罗罗还与越捷航空确认追加订购40台遄达7000发动机,为其20架空客A330neo客机提供动力。这是继去年在新加坡航展上订购的40台遄达7000发动机之后的又一笔订单,使其订单总数达到80台。作为该笔交易的一部分,这些发动机将享受罗罗全面的TotalCare服务,以保障发动机的健康与维护。
接二连三的新订单让巴黎航展的热度在众多展台上均有所体现。CFM RISE开放式风扇发动机模型亮相赛峰(Safran)集团展台,吸引了大量观众。作为新一代动力设计方案,它因为有望成为空客新一代单通道客机的潜在动力系统而备受关注。空客公司明确表示,其目标是在2029年发布新机型,而RISE开放式风扇架构正与其他主要发动机制造商的封闭式风扇设计概念一同接受评估。
与此同时,普惠公司在巴黎航展上宣布,该公司正联合RTX旗下的柯林斯宇航公司共同推进空客A320neo专用的PW1100G混合动力型号的测试与试飞。普惠加拿大分公司还透露,其正与空客公司的区域分支机构ATR密切合作,研发一种混合动力电动涡轮螺旋桨衍生机型。碳减排节能方案原定2030年首次亮相,但目前已计划调整至2035年。
支线飞机市场也正在回暖。ATR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共同宣布了近160架订单及意向书。美国公共包机运营商JSX公司与ATR签订了15架确定订单及10架意向书,有望推动涡轮螺旋桨飞机在美国市场上复兴。巴航工业的E175飞机继续畅销,SkyWest航空公司订购了多达110架订单。E175自去年初以来已获得150架订单,预计该市场未来将持续保持繁荣。
在巴黎航展上,空客公司预计未来20年全球需要43420架新飞机,波音公司则预测单通道飞机市场将持续增长。作为另一个重要的市场参与者,巴航工业预测,未来20年支线飞机(150座以下)的需求量包括8720架喷气式客机和1780架涡桨式客机。这样庞大的飞行器市场需求,什么时候才能打破近年来困扰供需双方的供应链桎梏?业内人士表示,受全球航空供应链紧张的影响,目前已积压的大量储备订单成为抑制全球航空公司运力增长的主要因素。对于飞机制造商而言,其解决之道是持续优化供应链管理,适时调整生产优先级。而对航空公司来说,需要延长现有机队的使用周期,在新飞机交付延迟的情况下,通过维护升级来延长老旧飞机的服役时间。
新面孔·中国企业集体“出海”
C909、C919、“翼龙”-2H、AG600M、“新舟”60增雨机、AC352直升机……在巴黎航展上,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新面孔吸引着往来观众的目光。中国企业以“国家队”为核心,携众多尖端技术和创新产品集体出征,展现了我国在飞行器制造领域从跟跑者变身领跑者的雄心。
本次巴黎航展举办期间,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商飞公司”)与赛峰和克瑞等外企签署了C929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与此同时,中国商飞公司还面向公众展出了C909、C919和C929基本型飞机模型以及C909和C919衍生型飞机模型。C909飞机载客78座~97座,航程2225公里~3700公里,具有良好的短窄跑道、高温、高原等机场起降性能和抗侧风能力。C919飞机载客158座~192座,航程4075公里~5555公里,采用了先进的气动设计、推进系统和相关材料,其碳排放更低、燃油效率更高,可满足航空公司对不同航线的运营需求。C929飞机航程约12000公里,基本型载客280座,目前尚处于设计阶段。
截至目前,中国商飞公司已累计交付20架C919飞机和165架C909飞机。自今年初以来,C909飞机新增老挝航空、越南越捷航空两家客户并投入商业运营。至此,包括印尼翎亚航空在内的三家东南亚航企累计使用C909飞机开通15条航线,通航18座城市。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则以“20”系列装备为引领,以航空军贸装备体系和航空应急救援装备体系为支撑,以应用场景为牵引,在巴黎航展上集中展示了近年来的军民机航空装备建设成果。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的展台上,歼-20、歼-35A、歼-10CE、运-20、直-20、直-10ME等“20”系列装备模型纷纷亮相;攻击-11、“翼龙”-2H、“翼龙”-2、“旋戈”-500W、“旋戈”-2000等无人机展现了先进的“察打一体”和“体系协同”能力,展台上的多任务场景模拟呈现了高性能无人平台的全景图;在民机板块,AG600M、“新舟”60增雨机、AC352直升机同台亮相,依托国家战略和应急体系建设,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以实用型飞机服务“应急+民用”场景,正在推动民机产业化实现新突破。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也携新一代载人飞船模型亮相巴黎航展,对标国际商业航天竞争。该集团还同步展示了长征系列火箭、月球探测器、空间站等全谱系航天工程成果,充分体现其“天地一体化”战略。
此外,60余家中国中小企业也携手“出海”,在巴黎航展上引发关注。联合飞机集团的R6000、T1400在巴黎开启了海外首秀之旅,其旗下TD550、Q100、Q20等产品悉数亮相布尔歇展览中心;中国锻造进出口联盟携数十家零部件供应商参展,覆盖高温合金涡轮叶片、复合材料结构件等高端制造领域……事实上,从高端装备制造材料、陶瓷型芯、数控设备、飞机维修到模拟机研发、钛及钛合金、航空锻件等相关领域均有国内中小企业参展。
业内专家告诉中国民航报记者,此次众多中国企业参加巴黎航展意义重大,既是国内产业升级的缩影,也是全球化博弈的注脚。其展示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充分证明了我国全产业链的研发能力。
新技术·决定未来发展方向
航空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不断突破技术边界、重塑运营模式、提升服务标准的创新与变革史。在可预见的未来,面对气候压力、技术突破和不断变化的旅客需求,创新与变革只会变得更加重要和紧迫。拥抱创新、主动变革,这是航空业所有参与者实现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而这样的选择,也体现在巴黎航展百余年的发展进程中。
从美国硅谷到中国深圳,从实验室到生产线,AI(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在巴黎航展上,科西嘉航空选用了泰雷兹提供的FlytOptim解决方案。据了解,FlytOptim是一款基于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可帮助飞行员利用实时的气象和飞机数据优化垂直飞行轨迹,从而减少2%的燃油消耗。科西嘉航空选择在其非洲、西印度群岛及印度洋航线(每年执飞5000余架次)全面部署泰雷兹飞行优化解决方案FlytOptim,预计每年可减少数千吨二氧化碳排放。试运行期间的数据显示,该解决方案已帮助科西嘉航空在西印度群岛和非洲航线单次飞行节省燃油数百公斤,航线累计减少碳排放超过300吨。与此同时,Altair公司也携其人工智能工程、数据分析和高性能计算(HPC)解决方案亮相巴黎航展。该方案将AI融入仿真和设计工作流程,可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实现更智能的设计、更快速的开发和更敏捷的决策,利用智能AI辅助建模工具增强飞机性能,同时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城市空中交通(UAM)也是巴黎航展上的热点话题之一。Eve Air Mobility公司在航展上发布了关于UAM的未来发展预测。预计未来20年内,城市空中交通将带来28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07.20亿元)的经济收益,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20年,UAM领域预计将带来3000万架飞机的销售机会。巴黎航展第三天,Eve与总部位于巴西圣保罗的城市空中交通运营商Revo签署了价值2.5亿美元的框架协议,内容涵盖50架eVTOL(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飞机及其售后服务。
Eve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全球城市人口不断增长,对高效交通网络的需求日益迫切。圣保罗的空中交通市场有望在2027年成为Eve的eVTOL飞行器首发地。然而,UAM要想实现广泛推广与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其中,如何确保高安全标准、构建支持性监管环境以及推动远程飞行电池技术的进步,都是业内亟待解决的问题。
尽管如此,在巴黎航展上展示的多项创新性航空航天技术,仍为UAM的未来发展带来了新希望。例如,VoltAero公司展出了其混合动力电动飞机Cassio 330的最新设计方案。该款飞机采用5座设计,可用于区域客运、货运和医疗货运等。该机型专为低成本运营设计,基于一套440马力(330千瓦)的电混推进系统,后机身短舱内配备了两台赛峰ENGINeUS发动机,同时另有一台川崎四缸发动机作为补充,在滑行、爬升和着陆过程中,飞机将完全由电力驱动。在巡航飞行中,该款飞机的发动机将为电池充电,此外还有双电池组和双通道定子绕组作为冗余,以便在紧急状态下维持飞行。
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本届巴黎航展另一个热点话题。在航展上,ARMAC Aerosave公司与Constellium公司携手,成功研发出一种创新回收技术,能有效回收废弃飞机中的铝。这一重大环保技术突破不仅显著降低了能耗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更标志着航空航天行业向循环经济迈出了关键一步。
与此同时,金融机构Jefferies在本届巴黎航展举办期间发布了《Jefferies:2025年巴黎航展最终议程》报告,其中特别关注了可持续发展领域。该报告称,绿色能源在航空领域的应用正逐渐从设想走向现实。越来越多的航空企业开始加大对可持续航空燃料(SAF)的研发和使用力度。绿色能源与航空产业融合,催生了一系列商业模式创新。航空公司积极与机场、航空公司联盟等合作,共同推广SAF的使用,并制定行业标准和规范,从而推动整个航空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这些商业模式创新不仅有助于航空公司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也为能源供应商、金融机构、机场等相关方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促进绿色能源与航空产业的深度融合,构建了互利共赢的产业生态。